情蘊古意、造化自然得心源
古人作畫,常以五蘊皆空的禪心來寫照外在的世界,以洞達無礙的生命境界;以清凈純粹的哲學思想,來生發玄妙的意象符號,使之悠然于心,清幽于景,怦然于情,曠遠于境。群龍先生作畫時采用傳統筆墨技法寫現代山水亭舍,蘊溶禪心于畫境,工寫結合于筆底,使畫面格外的清新自然、古韻空靈而幽寂,從而營造出風格獨具的文心畫境。其內在的精神追求與水墨表現手法的天然結合,正如潘天壽說的“藝術以境界美為極致”,使得不其然而然的畫境得以展現。
在上世紀中國畫領域,有不少藝術家是從其他畫種轉入中國畫創作的。如李可染先生,少年時期在他的故鄉徐州拜傳統文人畫家錢食芝為師研究油畫。他在接受過系統的油畫訓練后再深入到傳統山水畫領域,不僅沒有妨礙他的山水畫創作,反而有助于他在山水畫領域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再如,傅抱石從篆刻、油畫走進山水畫領域;賴少其從版畫創作轉向中國畫等等。
我現在要談的群龍先生也是從西畫轉向山水畫創作的畫家。他1976年出生在湖南有名的書畫之鄉、曾文正公的故鄉——雙峰縣,這片熱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不錯的藝術傳統,曾經培育出杰出的繪畫大師王憨山等為數不少的當代藝術家。幼年時代就喜愛涂繪的群龍先生,中學時期就表現出了不一般的繪畫才能,最終實現了進入藝術院校深造的愿望。剛入大學時選學的是西畫,后又隨河北著名畫家徐文山老師轉學中國工筆畫。
1993年,得先輩之啟,在通過一年的工筆畫學習后轉學山水畫。首位山水畫授課老師是享受國家榮譽津貼的中國著名畫家鐘志宏,鐘老師在五六十年代曾受到過毛主席的接見,藝術成就卓著,在美術屆頗有聲望。1994年隨國家著名山水畫家關尚卿老師學習,關老師的口傳筆授使他對傳統中國畫藝術有了新的認知。在這期間他臨摹了大量的國畫作品,為他深入理解中國畫藝術打開了門徑。
因為常常隨老師在學校內外寫生,領悟到了傳統山水不僅要外師造化,還要內塑心源。通過對自然的寫生來表達作者自己的主觀感受和內心情感。固而為他在造型語言上,以筆墨為手段創作有情致、有韻味的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5年他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進入深圳工作。但他仍保持了原來勤于寫生的習慣,適當地采用寫生的造型語言,以“骨力”構圖,又運用點、擦、皴、染等綜合化技法以增強水墨語言的豐富性和表現力。從而使其創作的作品畫面格局清新明朗,品格質樸而渾厚。
群龍先生通過孜孜不倦的探索,一步一步地深入到山水畫的堂奧,他善于在畫面上突出要表現的主體,前景多實寫,用虛幻的遠景加以襯映。他筆下的房屋、樹木、山石等用勾勒法,畫得挺拔有力;而云氣、霧氣則用淡墨渲染,朦朧而婉約。從表面形式看,他的山水畫巧妙地吸收了西畫的一些造型因素,非常有現實感。但在精神上,又忠于傳統。他不僅從傳統山水畫那里吸吮了營養,而且讓自己的作品具有傳統山水藝術的神韻。賦予作品厚重、沉郁的視覺感。其表現手法靈活多變,又注意墨彩結合,形成了自己較為鮮明的山水畫創作特點。經過20個春秋的歷練和沉淀,獲得了業界的認可,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畫院院士、中國書法美術研究院副院長、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直書畫家協會理事等職務,曾榮獲“中國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于群龍先生而言,這些榮譽和頭銜只是各界給予的美意,他對自身的學養和技法仍然是抱著業精于勤的扎實心態,心不離道、筆不棄手。隨著生活的沉淀日益豐厚,以及筆墨功夫的勤奮淬煉,相信群龍先生的藝術生命將大放異彩。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