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是世界上最早產生彩陶的地區之一,也是彩陶文化最為燦爛輝煌的地方。甘肅彩陶從距今8000年前的大地灣一期文化起,經師趙村一期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直至辛店文化、沙井文化的下限,即距今2500年前后的春秋晚期,時間跨度長達5000多年,經歷了產生、興起、繁盛、衰退的發展階段,構成了完整的彩陶發展史。在中國史前考古, 特別是對華夏文明起源的文化史研究中, 甘肅彩陶文化有著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
一:甘肅是世界上最早產生彩陶的區域之一
中國彩陶的分布從北到南跨連著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等流域;由東海之濱橫貫中原、陜甘寧青地區而西至新疆天山南北;東南達福建、臺灣、廣東;西南到四川、西藏地區,在廣闊的華夏大地上均有分布,燦若星辰,幅員遼闊。甘肅大地灣一期文化是我國彩陶最早源起的文化,已出現了一定數量的彩陶,這和世界上目前發現最早含有彩陶的西亞兩河流域的耶莫有陶文化(距今8080~7586年)、哈孫納文化(距今7980一7281年)的年代大致相當,表明甘肅地區不僅是中國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產生彩陶的區域之一。

陳光華先生在鑒寶活動現場為持寶人鑒寶
二:甘肅彩陶文化具有自己獨立的發展體系
甘肅彩陶文化從在空間上看,遍布于隴原大地的各個角落,呈現出由東南向西北推進的趨勢。從時間上看,從距今8000年的大地灣一期文化一直延續到了約2500年前的沙井文化,時間跨越5000年。在中國彩陶文化產生、興起、鼎盛和衰落的整個過程中,甘肅彩陶演繹了最為璀璨奪目的藝術品格和文化意蘊,形成了自己獨立的發展體系與特色,是中國唯一沒有中斷的彩陶文化,也就是說在中原地區彩陶文化衰落時,甘肅的彩陶文化仍然延續了數百年。說明隴原大地既是華夏民族先民們繁衍生息的最佳地區,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
三:甘肅彩陶文化是中國原始藝術的先聲
自大地灣一期和師趙村一期的條帶紋起,到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動植物紋飾,形象地描繪了彩陶由早期的寫實到后期寫意的變遷,勾勒出了中國畫由寫實到寫意,自現實到抽象的最早起源,表現了從象生到象征的過渡。早期出現的甘肅彩陶,在紋飾方面多取材于自然題材,體現了甘肅先民對自然的認知與認同。日常所見的山、水、花卉、動物,甚至人本身都成為了彩陶上的必然母題。但這種象生的描繪手法隨著人們對藝術認知水平的提高逐漸過渡到了象征的階段,所以說甘肅彩陶文化堪稱中國藝術的源頭。
四:甘肅彩陶刻畫符號是華夏文明起源的重要象征
文字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甘肅彩陶文化的一大特色,即是出現了我國最早的極具文字意味的符號。大地灣一期彩陶上出現的彩繪符號是我們目前所能見到的中國最早的類似于文字的符號。之后,甘肅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等彩陶上又發現了幾十種不同種類的刻畫符號。這些極具象征意義的符號被隴原大地的史前先民前后使用了4000 年之久,并處于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中,極有可能就是我國文字的起源,是像形文字和數字的雛形。因此,在中國西北,最早的文明起源應當是根植于甘肅彩陶文化的。
五:甘肅彩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
甘肅彩陶圖案集中展示了我國史前社會最富有藝術性的創造, 是我國繪畫史上現存最古老的藝術作品,集中表現了史前先民對生命的謳歌和對生活的贊美。彩陶紋飾對中國后來的紡織刺繡圖案、瓷器玉器圖案和建筑刻畫圖案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彩陶造型對后來青銅器的造型、金屬鑄造和瓷器、雕塑、紫砂壺的造型藝術產生了極大影響。彩陶燒制工藝對后來磚瓦的燒制、活字印刷陶字的燒制以及冶煉均有著深刻的影響,可謂華夏傳統文化的源頭。
綜上所述,陶器是代表人類文明起源時期最重要的物質創造,毫無疑問, 甘肅陶器,特別是甘肅彩陶的發展脈絡同樣是判斷華夏文明起源、演進最重要的標志之一。甘肅彩陶,起源時間最早,延續時代最長,分布面積最廣,出土數量最多,造型最為獨特,色彩最為艷麗,發展脈絡最為清晰,特別是馬家窯文化的彩陶,絢麗多彩,大氣磅礴,達到了世界“彩陶藝術的巔峰” , 代表著中國彩陶藝術燦爛輝煌的最高成就,堪稱全國之冠,世界人類遠古文化之最。甘肅彩陶文化是華夏文明之源,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之根

陳光華先生
陳光華:男,中共黨員,生于1961年,中國文物學會青銅器專業委員會理事。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理事,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馬家窯文化彩陶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中囯錢幣學會會員。中國古玩研究院特聘撰稿人。中國文物藝術品鑒定師。甘肅省錢幣學會二屆三屆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臨夏電視臺巜探寶》欄目文物專家,專家組組長。在全國及地方發表十幾篇論文,在馬家窯彩陶鑒定,齊家文化銅器,玉器鑒定在全國領先,是著名的雜項,錢幣鑒定專家,在三十三年的鑒定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中國文化產業報:李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