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屏查看高清大圖


Lot 0351 陸儼少 《峽江勝概》 設色紙本 手卷 1975年作
尺寸:30.3×202cm
款識:峽江勝概。乙卯(1975年)重五后一日寫峽江勝概圖。
自出峽來三十年中,每憶舊時江路曉嶺沖冒險水,輒為神悸,而兩岸云崖巖樹素湍碧潭如展圖畫壯觀不再,則又嘆為冠絕平生。
正平醫師久居蜀中,往來三峽者數矣,即奉鑒正,觀感攸同,想能鉤引舊游如昨日事耳。
陸儼少并記于滬上黃浦西岸。
鈐印:陸印(朱文)儼少(白文)就新(朱文)越人越士人也(朱文)歲隨乙卯(白文)穆如館(朱文)
以“峽江”為題、為圖、為藝,是陸儼少大師山水畫的藝術主題,亦是陸先生藝術人生中最為自信、自強的“外師造化”之生命主題。何為“生命主題”,這是陸先生于民族多難時,避戰重慶后,帶領全家坐(竹筏)船東歸、經長江三峽險灘時真實的體驗。這是人與長江、三峽、天地相融、相抱的筆墨圖象,乃是前無古人的。因為這個圖象氣局之壯觀、雄飛、舒懷,是陸儼少大師人生中最為記憶而神怡的一個圖騰式反映和生命觀之圖釋。
由是可知,陸儼少先生的藝術成就之大,除了他的詩文積淀、書法深厚、筆性生動之外,其山水圖畫的戛戛獨造,主宰著的還是行走萬里路的造化,并以“中得心源”之創造。
大文豪魯迅先生于美術中有三個要點:“故美術者,有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想,三曰美化。”以此三個要素而品鑒陸先生的這幅“峽江勝概”圖,便可知:長江三峽之相遇、相對、相合,是陸儼少一生中畫題的重要“天物”,而這種驚濤駭浪相會之“天物”,試問有幾天能相遇之?!這也是陸儼少以此題長畫長歌的因由和筆墨奔放的造化之因由。“思想”一道在“峽江勝概”中,那便是美學的“黑白”、“勝潛”、動靜的對立統一。這是中國畫道的最為集中的美學要質,陸儼少自然能玄達之。“美化”在“峽江勝概”里,最令人心動的則是“一波三折”筆性的水動、云飛,及山巍勢雄。而那運臥筆中鋒之入骨入圖,則是陸儼少大師骨法用筆的獨創與曠達,并為之“形而上”的記真。
“法在理中,意在情中”(黃賓虹語)。陸儼少大師之“峽江勝概圖”無疑是近現代中國美術史中一幅傳世而養器之巨著。
鄭竹三 2018年10月31日記于錢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