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祥最新畫作又讓粉絲們瘋狂了。一位著名畫家說:“我畫了五十多年的禪意畫,始終覺得不滿意,沒想到你還能這樣畫,算是大開眼界了。”
作為關注者之一,我當然是第一時間看到這幅抽象畫,盡管還不知道陳勝祥如何命名,但并不重要,因為我急需窺探一下陳勝祥內(nèi)心的神靈世界了。

還是先看畫吧。
此幅抽象畫風格突變,一改復雜繁冗、變幻莫測之風,表面看似簡約,內(nèi)涵反而異常豐富了。
畫面由紅、黃、綠、黑、藍等顏色組成了五彩斑斕世界,一位仙風道骨之人端坐半空之中,懷抱水晶球。
這種文字描述是蒼白無力的,怎么可能僅僅如此呢?
表面可以一眼看穿的畫面,隱蔽在背后的世界實則復雜無比。
陳勝祥的畫,是立體的、魔幻的內(nèi)心獨白。只不過以往的畫,更多是以女性為主角,唯有此幅,突出了禪意,難道陳勝祥開始研究宗教了么?
宗教異常博大,浩瀚如海,海闌百丈如冰。
陳勝祥融會貫通,并沒有排斥任何一個門派,畫中仙人似道如佛,參禪入定,任風掀起紅衣,飄若游龍,依舊目視遠方,不為所動。
仙人所想,實為陳勝祥所想。
仙人是畫之魂,他的出現(xiàn),就是陳勝祥的出現(xiàn)。
或者說,陳勝祥終于讓自己進入畫中了。
這話還是不準確,因為每幅畫都是陳勝祥用生命在創(chuàng)作,他的靈魂始終沒有離開過畫。
只不過,以往他是把自己隱藏在畫面之中,這次顯了真神,成了主角。
陳勝祥想表達什么呢?
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我認為,陳勝祥已達藝術化境,可以進入自由創(chuàng)作的世界了。
這幅畫成了陳勝祥的宣言、出師表,是其一個人的“遵義會議。”宣告了他確立了正確路線,為成功奠定了基礎,只需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剩下的路程,勝利在望了。
畫家并非技工,應該還是詩人、心理學家、哲學家和宗教中人。
看的出來,陳勝祥努力成為這樣的人。
陳勝祥的功課做的扎實,他集數(shù)十年的耕耘之功,終于讓內(nèi)心的宇宙強大了起來,一旦爆發(fā),便是震撼人心。
看陳勝祥的畫,需要反復揣摩,每一遍都有新意,都是首新詩,富有哲理和禪意。
既然是詩人,豈能不吟。我不拿點絕招是不行的,就讓我的前世蘇東坡代寫一首吧,算是對陳勝祥此幅畫的褒獎。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錢詩貴戊戌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