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元月十五
寫在前面
上元今又逢,燈火光如晝。
路闊少行人,宅在封城后。
明年逢上元,節至人何舊。
舉國慶團圓,月舞姮娥袖。
——吳震啟《生查子·步朱淑真原韻》
祝師友們元宵節快樂!
時值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緊要關頭,吳震啟、謝平、陳曰德、王艾忠、張紫薇師生創作詩詞書法篆刻作品三十余件。關社會之痛疾,發時代之聲音。
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
——吳震啟師生抗疫詩書印作品展
吳震啟先生詩書
吳震啟先生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庚子將至
何來病毒似王冠?卻使時人膽俱寒。
我勸瘟神應早去,新春正是萬家歡。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深夜思
萬物相生實有緣,殺心總與禍相連。
于今色變因冠狀,夜半更深望楚天。
武漢挺住,同胞們挺住,祈禱天佑良民。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寫給醫護人員
移走病魔登險山,白衣天使降人間。
寒冬正可梅花笑,春風快遞凱歌還。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為國為民祈福
爆竹聲中歲又新,桃符似劍斬瘟神。
云開霧散迎紅日,雪化冰消報好春。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除夕前夜
在抗擊冠狀病毒的日子里,黨民一心,八方合力,馳援武漢。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遂以梅花之鐵骨寒香喻之禮贊之:
雪里梅花別有情,前身底色本冰清。
不羨人間夸富貴,自綻真香豈為名。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拜年新風尚
病毒誰知往哪奔?硝煙漫處亦驚魂。
新春拜望因時易,賀喜紅包代串門。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庚子正月初二
心系武漢同胞,寢難眠,食無味,遂作此寄之:
南山雪未消,室內若春潮。
最惹情牽處,迢迢楚路遙。
吳震啟先生原創對聯
庚子正月初三
宅在家中,親人團聚,實乃天倫之樂,平生少有也。又念舉國同心合力抗擊病毒,足見民族大團結之偉力。遂作此聯以記之:
要惜平安福,當珍宅樂安。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庚子正月初四遇雪
千門萬戶避瘟神,致敬白衣大寫人。
雪落家山如老友,詩成宅內若初春。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庚子正月初五致敬鐘南山
鐵樹干彌堅,丹心不計年。
胸懷家國事,入史信長傳。
吳震啟先生原創詞
長相思·致武漢同胞
思楚天,念楚天。
病毒入侵頓覺寒,時逢過大年。
民本連,國本連。
患難興邦永向前,春風四海傳。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反思錄
未見硝煙蕩警鐘,親朋好友不相逢。
眾生平等堪稱吉,人類獨裁即是兇。
吳震啟先生原創對聯
國計民生隸書聯
民生知大愛,
國計見高情。
大疾來襲,足見國家之力量,同胞之情深。可歌可泣!作此聯記之!并為武漢加油!心祈天佑中華!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歌
致同胞和人類
十七年
為什么會
在中國
發生兩場病毒戰爭
雖然看不見硝煙
卻充滿了血腥
不單單懷疑野物
要時時覺醒
如何應對亡我之心不死的
披著人皮的畜牲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庚子立春兼詠雷神山火神山醫院
華大地漫硝煙,宅在家時過此年。
患難深知生命重,春回自信火雷傳。
愿五味真火盡快將病毒化為灰燼,愿滾滾雷聲迅疾傳世界劈死瘟神。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歌
我的納米詩
如果
社會只有一種聲音
可能都成機器人了
由八名造謠者平反而引發的思考。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歌
我的納米詩·矛和盾
假如未來戰爭方式變幻莫測,
用你的基因和生活方式以毒為矛,
請問你有盾嗎?
黃帝內經治未思想即是以防為主,盾在矛先也。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庚子正月十二日遇雪作
雪似老梅開,寒香可解炎。
天人能合力,否去泰則來。
雪似天公所派白衣天使,與中華共收毒魔耳。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品茗心語
宅內憂心漫品茶,詩思日夜繞天涯。
滄桑歷盡光明現,世界驚眸面向華。
吳震啟先生原創詩
宅居雜感
難能舉國重家居,正可精心讀好書。
我信此中天地闊,凡胎病灶要根除。
吳震啟先生原創對聯
為鐘南山撰聯
無雙國士,獨立南山。
吳震啟先生原創詞
憶秦娥·寫在武漢封城
豬年末,時逢子鼠來交接。
來交接,因何病毒,楚天尤烈。
又聞武漢封城闕,白衣天使情真切。
情真切,中華共赴,把瘟神滅。
吳震啟先生原創詞
生查子·步朱淑真原韻
上元今又逢,燈火光如晝。
路闊少行人,宅在封城后。
明年逢上元,節至人何舊。
舉國慶團圓,月舞姮娥袖。
吳震啟先生簡介
吳震啟,1952年生,漢族。筆名永昊,通心堂主人,祖籍江蘇,流轉山東,生于河北,現居北京。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吳震啟藝術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主任、中國文聯文藝創作扶持項目評審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中國書協書法行業建設委員會志愿服務工作部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協會理事、中國詩歌學會理事、《詩刊》子曰詩社顧問。中國友聯畫院副秘書長。
2006年被《當代中國》推舉為“當代中國十大杰出人物”。2008年中國美術館舉辦“吳震啟奧運詩書展”。2009年被中國互聯網大會評選為“中國十大精英博客”。2010年,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設立“吳震啟藝術專項基金”。2016年榮獲聯合國華人榜人文獎。2017年榮獲“中國發展改革領軍人物”。2018年舉辦“薪火相傳 禮贊牡丹”吳震啟陳曰德張紫薇師生詩詞書法展。
六十年來,創作詩歌總量積至萬首。詩書原創作品,先后被中國美術館、中南海、中國文字博物館、人民大會堂、中央辦公廳、廣州美術館、石鼓閣及相關人士收藏。
謝平女士書法
謝平女士
謝平女士原創對聯
祭李文亮先生
文德君子,亮世明星。
謝平女士原創對聯
地生天佑聯
地生世界,天佑中華。
謝平女士原創詩
庚子正月有感
同助杏林驅疫病,共托蓮座送瘟神。
凜冬散盡人間暖,應是家國氣象新。
謝平女士簡介:
謝平,女,生于河北省隆化縣,現居承德市,為河北民族師院附中教師。
陳曰德先生篆刻
陳曰德先生
陳曰德先生篆刻作品釋文
扶厄度危。
陳曰德先生篆刻作品釋文:萬里青天月,三更黃鶴樓。
陳曰德先生簡介
陳曰德,別署觀齋。中國科學院大學理學博士,專業量子場論與粒子物理,研究方向為奇特態強子物理。
自幼師從鄉賢楊文秀先生學習書法,從唐楷入手,打下良好的基礎。繼而受業于吳震啟、劉顏濤諸先生,主攻篆書、隸書及行草書,篆書攻研先秦金文大篆及甲骨文,隸書修習《張遷碑》、《史晨碑》等漢隸名碑,追求高古雄渾,凝重端莊之書風;行草研習二王書風,兼及米芾、董其昌、王鐸諸家,崇尚靈動飛揚,灑脫俊逸之風。篆刻藝術問學于著名篆刻家秦彪、崔志強門下,以兩漢印章及明清諸賢作品為經緯,形成態勢磅礴的創作風格。少年時即師從哈占元、吳震啟先生學習古體詩詞,偏喜氣骨雄壯之詩格,制律精嚴,得古賢遺風。現為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會員。在《國風》、《詩刊》等雜志發表多篇古體詩。
治學興趣廣泛,博獵群書,務求子史。圓通說文、甲骨、訓詁等學,偶有心得,融匯于詩書畫印。
王艾忠先生書法
王艾忠先生
王艾忠先生書法作品釋文:平安靜好。
王艾忠先生簡介
王艾忠,字石虹。男,1983年10月出生,滿族,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人。從師于書法家吳震啟、謝云生先生。勤習書法篆刻三十余年,楷、行、隸、篆皆備,主攻篆刻,元朱文最精。作品入選百年西泠中國印華北選區作品集,獲首屆《華夏杯》全國書法篆刻大賽優秀作品獎。獲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書畫展優秀獎。現為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張紫薇女士詩書
張紫薇女士
張紫薇女士原創詩
庚子賀年
桃符驅病祟,爆竹賀新春。
子鼠呈祥瑞,諸君樂似神。
張紫薇女士原創詩
庚子初雪
千里風霜吹冷月,瘟神瑟瑟躲寒流。
長天浩蕩飛銀甲,化作巨龍護九州。
張紫薇女士原創詩
寫給逆行者
寒冬荊楚硝煙起,壯士白袍赴戰場。
勇向死神爭陣地,奪來分秒救存亡。
堪豪巾幗裁長發,亦惜須眉淚濕裳。
最盼疫情平息日,夢中不必念爹娘。
張紫薇女士原創詞
十六字令·贊“三山”
山,
平地神州起嵬峨。
民心定,
一舉勝邪魔。
“三山”指火神山雷神山鐘南山。
張紫薇女士原創詩
宅居
樓高云戶閉,別有一重天。
窗飾北山雪,夜聞幽壑泉。
晨風翻子史,暮鳥戀花箋。
歡送瘟神日,門開人月圓。
張紫薇女士原創詩
無題
何故神州冠狀襲?千街萬巷空余春。
無辜蝙蝠枉擔過,紋樣徒然掛四鄰。
“蝠”“福”同音,民俗中象征福分。春聯常有此紋樣。
張紫薇女士簡介
張紫薇,納云堂主人。博士。1993年6月出生于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安徽蕭縣。師從著名詩人書法家吳震啟先生。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會員。
4歲誦讀詩書,6歲臨習碑帖,受教于梁學愛,閻梓昭,姜秀真等當地名師。9歲舉辦個人作品展,12歲為母校安徽省蕭縣實驗小學題寫校牌。2010年參加中國青少年代表團赴日書法交流。2013年獲第二屆北京市大學生書法大賽特等獎,《中國詩歌在線》2013年第1期專欄和封面人物,2017年第6期《詩箋》專刊詩書作品,詩書入編首屆“沈鵬詩書畫獎”作品集。2018年受邀參加海峽兩岸青年文學營活動,舉辦“薪火相傳 禮贊牡”吳震啟陳曰德張紫薇師生詩詞書法展;參加中國畫院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名家書畫展。2019年參加砥礪前行建國70周年70名將軍書畫名家邀請展、《走近生態文明新時代》書法美術作品展和中辦老干部俱樂部重陽節書畫作品展。任榮寶齋出版社“一帶一路”《明心見性集字》《游目騁懷集字》和《品茗心語集字》副主編,詩詞作品入選中國作協詩刊社主編《詩為最美奮斗者歌》。
散文、詩詞、書法散見于《文藝報》《詩刊》《詩刊·子曰》《中華辭賦》《中國書法》《中華書畫家》《安徽青年報》《青少年書法》《揚子江詩刊》《大河詩歌》《詩國》《詩選刊》等。
總策劃
吳震啟
參與人員
吳震啟 謝平 陳曰德 王艾忠 張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