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今,海派水墨藝術家不斷從個體出發,通過不同的圖式語言、筆墨風格及觀念體系,創作出一批極具獨特自我風格的視覺圖像,進而推動著傳統水墨向現代水墨的邁進。日前,由上海華府藝術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境心當代——海派水墨代表性藝術家新作展》在上海莫干山路華府藝術空間舉行,此次展覽的推出為我們認識當下水墨畫存在的現實情境,提供了全新的視野和觀察角度。
作為第二代新海派藝術家張桂銘、王劼音和張培成,在繼承中國畫傳統和吸收西方現代主義藝術形式方面顯示出了更加濃郁的個人化傾向。張桂銘一直主張藝術創作的自由,他認為畫面中的筆墨、色彩等并不只是單純的視覺圖像,而更應該是來自內心的一種啟迪和共鳴,因而作品中雖凸顯了色彩的表現力,但構圖卻摒棄陳規,充滿了靈動性;而早年鐘情于蘇聯的列賓、蘇里科夫的王劼音,如今卻愈加迷戀水墨的魅力,在他看來,水墨藝術的傳統感不是在于筆墨技法,而重在神似和蘊藏的中國韻味。所以在看似傳統水墨構圖的作品中,你分明能感受到蘊含風骨的線條,如何運用書寫的方式傳遞出水墨特有的氣韻;張培成認為民間藝術多為生命表達的需要,因而也就更接近藝術的本質,中國畫發展至今,更需要關注當下的社會與生活,所以你能在作品中體悟到藝術家豐富的民間情懷,和有別于一般水墨的創造性的語匯,無論是濃重的色彩還是夸張的人物造型,都是藝術家觸碰藝術最拙樸和感人的表達。
與此同時,以何曦、蔡廣斌和陸春濤等人為代表的第三代當代海派藝術也集體亮相本次展覽。從小在上海都市成長的何曦,看慣了籠中之鳥、瓶中之花,卻在不經意中用這樣的花與鳥傳達了對現實的關照。他的作品淡雅且安靜,雖然依舊沿襲了傳統的筆墨技法,卻在畫面中打破了固有的程式化表現,以超凡脫俗的繪畫技藝營造出一種怡然自得的情境;通過利用影像藝術的特性是目前蔡廣斌尋找水墨當代性的全新實驗方式,他通過研究和放大水墨暈染的表現方式,充分展現出畫中人物當下心理的“精神形式”,也著重再現了藝術家長久以來一直對水墨作為創作媒材的深度創新與挖掘;藝術家陸春濤的藝術有著清晰的發展脈絡,從早期的《瓶花系列》直至《荒谷系列》、《江邊系列》,讓陸春濤從繪畫語言到藝術觀念上都發生了蛻變,也正是經歷了長久與水墨的共融,讓他深諳筆墨的暈道和對色彩的駕馭,通過墨與色的和諧生輝,畫面呈現出強烈的視覺張力,帶給觀者無限延展的想象空間和心理體驗。
參展藝術家依照不同的認知方式尋找著各自的藝術發展之路,與其說是在尋找水墨所謂的當代性,不如理解為藝術家通過水墨的媒介不斷強化著作為藝術家個體意識的精神詮釋。無論是繪畫語言、形式、技法還是觀念,都滲透出藝術家對中國水墨藝術的無限關懷,就好像墨與水的交融,當藝術家們也將自己的心境與水墨融為一體時,或許這樣的水墨作品才是最當代的。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