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女图一级A片-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能看-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亚洲欧美日本欧美在线播放污|www.rxmjg.com

用名戶 密  碼 會員注冊 | 忘記密碼
·本站首頁 ·加入收藏 設為主頁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現代卷
  • 姓名:
  • 類別:
  • 省份:
本站 > 名家 > 收藏家 >收藏名家> 正文

馬家窯文化彩陶研究會副會長陳光華在鄭州古玩藝術品論壇上的發言

來源: 中國國家藝術網   2017/12/26   作者:陳光華   地點:北京

2017年12月22日,備受收藏界、文物界關注的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第二次會員大會在鄭州隆重舉行,會議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成員,蔣繼明先生當選為新一任會長。當日下午,出席大會的部分知名專家學者受邀出席了《中國古玩文化論壇》,以下為中國文物學會青銅器專業委員會理事、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馬家窯文化彩陶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文物藝術品鑒定師陳光華先生的發言。

陳光華先生發言

華夏文明即中國文明、中華文明。關于華夏文明的起源問題,隨著現代考古學的興起,學術界對傳統的華夏文明起源于黃河流域“中心說”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2012年,隨著國務院正式批復支持甘肅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探索甘肅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就成了我們甘肅學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在梳理相關“華夏文明起源”學術論述的基礎上,以甘肅彩陶文化為視角,認為甘肅彩陶承載著華夏文明起源的諸多因素,值得學術界重視。

一、關于華夏文明的起源為多元一體的主要論述

在華夏文明起源研究中,嚴文明的研究最值得重視。1987 年,嚴文明《中國史前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根據中國自然地理環境和史前文化發展的特點,認為從新石器時代起中國就已經形成為一種重瓣花朵式的格局。中原區好比是花心,黃河、長江流域的其他各區好比是內圈的花瓣,圍繞這個圈子以外的各文化區則是外圈的花瓣。 說明中國史前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 中原周圍各文化區都已達到較高發展水平, 有的甚至已孕育著某些文明的因素。

蘇秉琦的研究最具獨創性和啟發性。他在區系類型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了被歸納為多元論的條塊說和滿天星斗說,提出了華夏文明起源的三種形式:裂變、碰撞和融合,以及文明起源的過程:古文化→古城→古國。其成果集中反映在1997年《中國文明起源新探》一書中。書中的基本觀點有三條:第一,華夏文明是多元起源而不是由某一個起源中心然后向周圍擴散;第二,既然是多元,在各地文明化進程的內容與方式是不一樣的,應具體研究。第三,以中國之大,各個地方文明化的時間有先后。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比較靠前,在那里首先產生了夏商周文明。周邊少數民族地區后來也陸續建立了自己的文明。這些文明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共同組成多元一體的結構,這種結構乃是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統一中國的基礎。

二、關于甘肅是華夏文明重要起源地的主要論述

1956年,安志敏《甘肅遠古文化及其有關的幾個問題》中說,甘肅地區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的交替,恰好和中原地區(河南、山西、陜西)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交替是一致的,在時間上可能大體相等。唯一不同的是,中原地區在龍山文化后進入了殷周時期,而甘肅地區在齊家文化以后,卻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文化,如唐汪、辛店、寺洼、卡窯等文化,而河西走廊的四壩、沙井也是或早或晚存在著的兩種文化。甘肅文化的復雜性反映了不同部族之間的交錯關系,某些文化很顯然是代表著我國少數民族早期活動的歷史。一般來說,早期的如仰韶文化(包括馬家窯文化)、龍山文化(包括齊家文化),雖然各地大體相同,但也具有一定的地方因素,當是各部族間的共同文化,到了晚期則分化比較顯著。

1958年,安志敏《關于甘肅遠古文化的一些新證據》中說,甘肅遠古文化的發展是異常復雜的,絕不是由某一種單純的文化連續發展的結果,而是不同的文化在該地區經過長期發展的過程。事實上甘肅遠古文化的發展是:馬家窯文化→齊家→辛店的順序, 其他的都是另外系統的文化,可能與辛店同時或稍晚。……另外馬家窯文化和仰韶文化, 齊家文化和龍山文化, 在文化性質上是比較接近的, 可能它們是屬于同一個范疇, 但各具有一些地方性。新石器時代的黃河流域在物質文化面貌上具有頗大的一致性, 也進一步證明了甘肅確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

1985 年,夏鼐《中國文明的起源》中說,文明的起源和文明的形成不是一回事,文明的起源還應該到新石器時代去追尋,而與華夏文明起源問題關系最密切的史前文化,主要是黃河中上游、長江下游和山東地區的晚期新石器文化。而西北地區的馬家窯文化(陶器上符號,銅器)是與華夏文明起源問題關系最密切的史前文化之一。他認為,華夏文明是在中國土地上土生土長的,但并不排斥在發展過程中加上一些外來影響。 這篇著作是探索華夏文明起源的經典之作,初步回答了什么是文明,怎樣探索華夏文明起源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1996年,嚴文明《中國文明起源的探索》中說,在甘肅秦安大地灣發現了一個巨大的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心建筑901房屋的總面積達420平方米,分前堂、后室和東、西兩廂,前堂大柱子的直徑達90厘米,地面和墻壁都抹上一種類似水泥的涂料,其規模和建造技術在中原的仰韶文化遺址都還沒有見過。它應該是一個中心聚落的中心“殿堂”。說明在甘肅省的東部早在公元前3500年就已經邁開了走向文明的腳步。 可見華夏文明并非僅僅從中原發源,而是有許多起源中心的,甘肅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這差不多已成為大多數考古學者的共識。

2006 年,嚴文明將華夏文明的起源過程劃分為如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相當于仰韶文化的廟底溝期、大溪文化的早中期和大汶口文化的早期等,年代為公元前4000-前3500年,這一階段在一些較發達的文化中心,已率先邁開了走向文明的步伐。第二階段相當于仰韶文化后期、紅山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良渚文化、大溪文化晚期—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早中期等,年代為公元前3500-前2600年,該時期文明化程度更高,文明社會的色彩更濃。第三階段即龍山時代,年代為公元前2600-前2000年,文明化程度又提高一步,與此相關的還有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已進入文明社會。

2012年,趙春青《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中說,就探索華夏文明起源的方法而言,學術界越來越傾向于摒棄以前那種從概念出發,先辨明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文明要素,然后再開始拿考古學材料往概念上套。現在普遍主張從各大文化區內部的考古學材料出發,總結出各地區文明化進程,然后,放到這個華夏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中去總結、提煉出華夏文明起源的特點、過程、原因、背景機制等。

通過上述的論證, 我們不難領悟到: 在祖國這片古老的大地上, 各種史前文化的交融匯合,最終疑聚成華夏文明的輝煌! 甘肅先民領先于世的燦爛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她曾對華夏文明的演進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尤其近幾年來的重大考古發現, 更足以表明甘肅文化不愧為黃河流域華夏文明起源的一大源頭,華夏文明正是融匯了多源頭的古老文化而萬古不絕。

三、甘肅彩陶承載的華夏文明起源因素

蘇秉琦從考古學上探索中國文化和文明的起源是從彩陶和瓦鬲開始的, 可見彩陶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標識,也是人類走向文明的曙光。

甘肅是世界上最早產生彩陶的地區之一,也是彩陶文化最為燦爛輝煌的地方。甘肅彩陶從距今8000年前的大地灣一期文化起,經師趙村一期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直至辛店文化、沙井文化的下限,即距今2500年前后的春秋晚期,時間跨度長達5000多年,經歷了產生、興起、繁盛、衰退的發展階段,構成了完整的彩陶發展史。在中國史前考古, 特別是對華夏文明起源的文化史研究中, 甘肅彩陶文化有著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

(一)甘肅是世界上最早產生彩陶的區域之一

中國彩陶的分布從北到南跨連著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等流域;由東海之濱橫貫中原、陜甘寧青地區而西至新疆天山南北;東南達福建、臺灣、廣東;西南到四川、西藏地區,在廣闊的華夏大地上均有分布,燦若星辰,幅員遼闊。甘肅大地灣一期文化是我國彩陶最早源起的文化,已出現了一定數量的彩陶,這和世界上目前發現最早含有彩陶的西亞兩河流域的耶莫有陶文化(距今8080~7586年)、哈孫納文化(距今7980一7281年)的年代大致相當,表明甘肅地區不僅是中國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產生彩陶的區域之一。

(二)甘肅彩陶文化具有自己獨立的發展體系

甘肅彩陶文化從在空間上看,遍布于隴原大地的各個角落,呈現出由東南向西北推進的趨勢。從時間上看,從距今8000年的大地灣一期文化一直延續到了約2500年前的沙井文化,時間跨越5000年。在中國彩陶文化產生、興起、鼎盛和衰落的整個過程中,甘肅彩陶演繹了最為璀璨奪目的藝術品格和文化意蘊,形成了自己獨立的發展體系與特色,是中國唯一沒有中斷的彩陶文化,也就是說在中原地區彩陶文化衰落時,甘肅的彩陶文化仍然延續了數百年。說明隴原大地既是華夏民族先民們繁衍生息的最佳地區,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

(三)甘肅彩陶文化是中國原始藝術的先聲

自大地灣一期和師趙村一期的條帶紋起,到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動植物紋飾,形象地描繪了彩陶由早期的寫實到后期寫意的變遷,勾勒出了中國畫由寫實到寫意,自現實到抽象的最早起源,表現了從象生到象征的過渡。早期出現的甘肅彩陶,在紋飾方面多取材于自然題材,體現了甘肅先民對自然的認知與認同。日常所見的山、水、花卉、動物,甚至人本身都成為了彩陶上的必然母題。但這種象生的描繪手法隨著人們對藝術認知水平的提高逐漸過渡到了象征的階段,所以說甘肅彩陶文化堪稱中國藝術的源頭。

(四)甘肅彩陶刻畫符號是華夏文明起源的重要象征

文字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甘肅彩陶文化的一大特色,即是出現了我國最早的極具文字意味的符號。大地灣一期彩陶上出現的彩繪符號是我們目前所能見到的中國最早的類似于文字的符號。之后,甘肅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等彩陶上又發現了幾十種不同種類的刻畫符號。這些極具象征意義的符號被隴原大地的史前先民前后使用了4000 年之久,并處于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中,極有可能就是我國文字的起源,是像形文字和數字的雛形。因此,在中國西北,最早的文明起源應當是根植于甘肅彩陶文化的。

(五)甘肅彩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

甘肅彩陶圖案集中展示了我國史前社會最富有藝術性的創造, 是我國繪畫史上現存最古老的藝術作品,集中表現了史前先民對生命的謳歌和對生活的贊美。彩陶紋飾對中國后來的紡織刺繡圖案、瓷器玉器圖案和建筑刻畫圖案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彩陶造型對后來青銅器的造型、金屬鑄造和瓷器、雕塑、紫砂壺的造型藝術產生了極大影響。彩陶燒制工藝對后來磚瓦的燒制、活字印刷陶字的燒制以及冶煉均有著深刻的影響,可謂華夏傳統文化的源頭。

綜上所述,陶器是代表人類文明起源時期最重要的物質創造,毫無疑問, 甘肅陶器,特別是甘肅彩陶的發展脈絡同樣是判斷華夏文明起源、演進最重要的標志之一。甘肅彩陶,起源時間最早,延續時代最長,分布面積最廣,出土數量最多,造型最為獨特,色彩最為艷麗,發展脈絡最為清晰,特別是馬家窯文化的彩陶,絢麗多彩,大氣磅礴,達到了世界“彩陶藝術的巔峰” , 代表著中國彩陶藝術燦爛輝煌的最高成就,堪稱全國之冠,世界人類遠古文化之最。甘肅彩陶文化是華夏文明之源,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之根。

暫無留言:

留言內容: >>更多留言


本站藝術名家官網優惠搶駐中!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誠邀入編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熱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

推薦名家

朱浩云

蘇金成

敖日力格

魏謙

吳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鐘文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招聘服務| 投稿須知|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網站調查| 證書信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