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記:用最美的文字,表達最美的感覺;用最美的感覺,揭示最美的意蘊……
川西北,那里蘊藏著太多的神秘、太多的不可思議、太多的讓人難以割舍的掛懷……我相信,“香巴拉”,或者說“香格里拉”是存在的,它不是一個幻化的世界,它是千百年來安放在我們心靈中的一片凈土。我漸漸理解了畫家賈雨筆下的高原、冰川、牦牛,理解了那鐵一樣凝重的山巒、峻峰,理解了紅月亮濃烈的燃燒下,那被照亮了的無際的廣袤和浩闊的大地……
沒有人比我更理解賈雨了,他“深陷”川西北:他的思維、視野、判斷,已經構成了川西北肌體上的經絡,于是,他的守候便帶有一種對神性所遵循的宿命,一種自覺的精神煎熬,一種痛并快樂著的意識承載。賈雨在川西北的凌冽中,發現了那些美麗的綻放,生命的棲息地在冰雪中、朔風里,悄然延伸著勃勃生機。賈雨從外在的粗糲中,找到了細膩、剔透的美感。川西北,那些堅硬的物質外殼,內里裹著的卻是一顆熾熱,賈雨觸摸到了纖細的脈絡的搏動;發現了自然生長的素樸,它們以原始的形態,展示著川西北高貴的骨骼和挺拔傲岸。于是,賈雨放棄了遠行,放棄了江南的溫馨和海風的沐浴、放棄了夜色中迷醉的酒香。放棄就意味著另一種堅守,賈雨獲得了堅守權,這不是國家權力的饋贈,而是一個藝術家的自我約束,他懂得,只有“深陷”川西北,他才會找到像海市蜃樓一樣的“香巴拉”……
賈雨筆下的題材看似單一,但卻透出一種深邃的詩意。他的“香巴拉系列”、“紅原系列”、“稻城系列”,其實都是川西北的一角蒼藍、一枚流動的音符、一簇不同的嬌艷。賈雨筆下的題材的單一,是一個地域的呈現,這樣的單一的呈現,是一種縱向的深入,它宛若在巨石上刻字,石屑紛飛,火花四濺,一筆一劃,勾勒有力。而這樣的刀筆功夫,沒有精神駕馭,沒有意志的腕力,沒有一雙探知細微的眼睛,那是絕對做不到的。賈雨那些看似在重復一個題材的表達,其實是我們在外形的似與不似之間,誤判了他在使用的一個相同的詞匯時,詞匯的內涵已經深化、拓展和延續……我曾無數次翻閱他筆下的那一組又一組,川西北的“圖景”,無論是他表現的“香格里拉”、“紅原”和“稻城”,我總像在讀一首沒有結束的史詩,賈雨在分章表現,分節抒寫,分行抒情。那些看似重復的山巒,那些鐵血凝重的色塊,那些蒼勁的牦牛以及混沌朦朧的月色,都仿佛像是在啟示什么、呼喚什么、傳遞什么!賈雨當然不是在隨意勾勒、隨意涂抹,他也不是旨在對原始形態的直觀描摹和繪制。我感覺賈雨的畫中有一簇靈魂的火苗在呼嘯、躥動,這是賈雨所要表達的語言,這是川藏高原的語言,這些語言沒有人去破譯、去解讀、去闡釋!賈雨筆下的原生態,是川西北的肌體、高原的肌體,而具體詞匯所表達的意義,則是現實的“紅原”、 “稻城”、是牦牛挺立在風雪中的蒼勁骨力……
賈雨山水畫的意境,在文思與筆墨境界上達到了一種心靈的契合,可以這樣認為,他的筆墨境界,有時甚至突破了他的文思,這不只是經驗修來的,而是感覺,是人與天地萬物一體的“痛癢”,是“到筆到紙時,直追出胸中之畫,理法相生,氣機流暢”的情感抒寫。賈雨的“胸中之畫”,這是腹稿,而一旦表現在紙上,就有了“氣機”,就有了詩意的升華。因此,闡釋賈雨的畫,不要囿于它的外在表現,更不要被一種看似重復的畫景,遮蔽了判斷。賈雨“深陷”川西北,就是為了向縱深開掘,找到一種凝重的繪畫語言,一種可以將凝重托起的詩意。川西北有著厚重的詩意,那些詩意很原始、很優美,也很透明。賈雨被那種詩意牽絆著,他眼里的“紅原”、“稻城”……都成了他追尋的“香巴拉”,那不再是一段傳說,他相信傳說就是存在,傳說就是復活,傳說一定有詩意的蹤跡可尋!他相信那塊隱秘的“凈土”,在川西北的角角落落枝葉伸展。于是,他的“紅原”、他的“稻城”,他的川西北的土地,都有了“香巴拉”的影子,那些燃燒的紅色,那些凝重的灰色,彰顯著一種詩意的重量和力量!
賈雨的原生態作品,是從川西北的堅硬外殼提煉出來的,因此,它留下了巖漿一樣的火熱:那獵獵飄動的紅色經幡、那橘紅的、高聳的峻峰、那暗紅的像血團一樣的月亮,它們與凝重的灰倉,形成一種色彩單一的層次。但紅色,卻是一幅畫的明亮的眼睛,它在板結的雪域高原,眨動著對遼闊世界的探知,這是一雙純亮的眼睛,你能發現那幽深中閃爍的火苗……我真的被賈雨感動了,他的那些單一的色塊構成的畫面,粗糲中彰顯著渾厚的力道,他讓人感到一種擠壓、一種靈魂的壓迫,而在這種壓迫中,人又會突然升騰起一種對自然的崇拜,仿佛間,你讀出了一種畫的味道,一種靈魂裹挾在血肉中的悲壯,那是為了心中的“圣潔”而致死不變的壯美和崇高……
賈雨已經超越了一種原生態的抒寫,他讓那些在象牙塔里,調色磨墨的畫家們汗顏。他的畫沒有他們的透明、秾麗、香醇,也沒有他們的那種規矩和方圓。賈雨的畫,就是從原生態中脫胎出來的,是川西北的產物,是精神的大窖中生發出的純美的醉香。他的畫是粗樸的,但那是雄健的粗樸;他的畫是凝重的,但那是被靈魂烤炙的凝重! 李可染先生說:“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寫景就是寫情。山水畫不是地里、自然環境的說明和圖解。”賈雨抒寫著對川西北最深重的情,這份情遠遠超過任何一種理論的詮釋。他用自己的靈魂告訴世人,他要用守候的方式,呵護他心中的“香巴拉”,他堅信那不是虛幻的圖景,他的抒寫,也許就是漫長的等待:人類需要“香巴拉”,因為人類需要靈魂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