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話助你撥云見日
李樹森
書畫市場火爆,真話難入耳!
市場崩盤巨損,該聽聽真話了!
01
潮水退去,
滿大街都是沒穿內褲的書畫“大師”和藝術投資人
自改革開放以來,寬松、自由的文藝環境,使得中國美術發展波瀾壯闊,書畫家人數號稱百萬,作品產量亦屬同時代世界之最。這本是一個群情激奮、千載難逢,用雄心壯志開創偉大美術歷史的黃金時代。
然而,在總體審美鑒賞水平比較低下的特定歷史階段,在不良市場與不當權.力的作用下,群魔狂舞,亂象叢生,直弄得個瓦釜肆意雷鳴、黃鐘險被毀棄,良莠難辨、混亂不堪,其結局終以禮品畫、市場畫在持續非理性繁榮了20余年后轟然倒下收場。潮水退卻,數千億的“大師”作品市場一地雞毛,滿大街都是找褲衩的人。
不妨回頭看看,簡單列舉部分,太多紅極一時的書畫“大師”,不過是以藝術的名義。都說有錢人摳得很,精得很,曾豪執數千萬,數億的禮品畫、市場畫如今砸在了手里。還有那些收受雅.賄的書畫,太多的都在變成一堆堆廢紙。山東青州帶頭發展起來的流行全國的以官位高低排價位的商業定價模式,也因曾經的美協劉主席出事加快了崩潰的速度。當代藝術因西方資金拋盤走人市場進入了寒冬。那些靠炒作名氣成為偽大師的,曾經的車水馬龍現在大多門可羅雀。
當然有高興的,比如那些以藝術的名義用廢紙換成了真金白銀的,在偷著傻樂,或許還有人邊數錢邊念念有詞“錢多人傻,官大人傻”。那些投其所好,通過雅.賄辦成了大事的也在偷著樂。
對存在的問題,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曾親自講話指出:“大師、大家,不是說有大派頭,而是說要有大作品”,“沒有優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熱鬧、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過眼煙云”。其言之厲,其心之切,足見在國家意志層面來看亂象之甚和欲改變之急迫。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在新時代文化重建、道德重建、規則重建大局之下,廟堂已發出如此具體明確的警示,江湖還會是之前的那個江湖嗎?
02
書畫市場的崩泄,
告誡人們要尊重常識、順應規律
其實,20余年當代書畫市場虛假繁榮的崩泄,數千億藝術資金的覆滅和眾多書畫家單純金錢夢的幻滅,不過是告誡人們要尊重常識、順應規律而已,那么中國美術的常識與藝術發展規律是什么呢?
20世紀以來,隨著中西方文明、社會、文化、藝術等全方位歷史空前的碰撞、交流、融合,迎來了中華現代文明、中國現代社會、新的中華民族主體文化的轉型建構,注定了這是一個數千年一遇的天翻地覆、玄黃巨變的大變革時代。
在此大背景之下,中國美術也迎來了由自元明清以來的七八百年的文人畫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型。這個轉型需要一批大師級藝術家來完成,無疑這是一個需要大師,而且具備了產生大師的歷史條件的時代。但唯有遵循藝術發展規律,以學術上的精進開創出新的美術歷史者,才可能成為大師。新的美術“高峰”,也應該是由高端學術性畫家及其經典作品筑就出來的。習慣于流行思維方式的人會問“當代有這樣的大畫家嗎?”對此,我10年中國畫強元課題研究的結論是,我們不缺好藝術家,被蒙蔽于亂象,缺少的是發現的眼光與環境。
伴隨著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中國文藝復興時代已經到來,我們需要世界級的繪畫大師與大作品,作為中華文化藝術復興的象征與文化符號影響世界。對此,心懷復興中華文化藝術大業的習近平總書記曾語重心長地強調:“新時代呼喚著杰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原創性是好作品的標志”。顯然,這已經成了國家領導人的強烈愿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廟堂在喚醒時代,在召喚民族的靈魂,這些“家”就是重建中華文化家園,重塑中華民族靈魂的工程師。
在這里我要問一句,有多少人真正讀懂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藝術的系列講話的核心內涵?
試想,如果沒有中華文化的復興,那么中國雖在,中華民族還在嗎?作為旨在推動中國美術復興的中國畫強元課題組的負責人,工作需要,我曾認真學習過習總書記關于文化藝術的系列講話。在我看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有著清醒認識,所以他講話中多次高屋建瓴強調沒有中華文化的復興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理解他系列講話的核心中的核心都是圍繞推動中國文藝之復興展開的,這是需要中國誕生一批世界級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來完成的,他對此特別期盼。而現實中太多的人,尤其是部分官員,更多地是在外圍意.識.形態上加強解讀,所以唱贊歌的比比皆是,以實際行動注重從學術研究與理論創建上呼應講話者鳳毛麟角。我認為,一旦他能夠從繁重的經濟與國際事物中抽出身來,必有雷霆之舉。畢竟領導建立新中國者,領導開啟改革開放使經濟崛起者,領導推動起中華文化復興以重鑄民族精神靈魂者,都會因奠定千年興盛之千秋功業而名垂青史。
03
30年繁榮終歸學術,
美術復興唯學術可執牛耳,
順應美術復興就執住了市場牛耳
狂躁的非理性時期已成過去,是該沉下心來的時候了。
美術史就是學術史,是殘酷的淘汰史。捋一捋就會知道,國內外哪一個畫家不是靠作品的學術貢獻而進入美術史的,從而其作品也具備了傳世收藏價值?
禮品畫、市場畫市場的覆滅,也意味著書畫市場將會迎來新的重生。我在10年前調研中國美術發展狀況和市場狀況時,就認識到那種不健康的市場早晚會成為過去,美術市場回歸常識,美術復興回歸學術,這將是歷史的必然。也認識到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華文化藝術復興必將成為國家重要戰略。
在此認識基礎上,我主持開展了“中國畫強元課題”,呼吁人們莫聽忽悠,回歸基本常識,正確認識美術發展規律,重視學術性畫家。經過10年的研究、探索與推動,該課題已完成了理論建構和理論驗證,成為了美術界一支以學術為核心推動中國美術復興的,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獨到眼光的獨特力量。以此理論,2017年成功舉辦的《國風·文脈——中國畫強元課題十人學術提名展》,震撼了美術界。
如此純粹的學術性展覽,產生那么震撼的影響力,本身就說明了很多人已經在渴望回歸常識,也證明了一個舊時代的即將終結與新時代的正在開啟。
新時代的開啟,還會群魔狂舞嗎?當然“狂舞”者還是會有的,但經歷書畫市場狂跌洗禮過的資金方,還會那么的“錢多人傻”嗎?
4
想把握先機嗎?
這里或能給你成功之門的密匙
說真話的人也很多,中國畫強元課題就是其中之一。
應該說,該課題的主旨思想與這場展覽,大逆于數十年美術界主流而起、而行,為中國美術發展開了一扇新窗,預示著未來新的希望,這是以高端學術復興中國美術的希望,也應該是未來可持續繁榮的書畫市場的基石與希望。
中國畫投資人與畫家急需回歸常識,認清中國美術發展規律,把握好繪畫方向,樹立正確藝術觀;急需建立正確的當代中國畫大家評判標準,建立正確的中國畫收藏投資觀。這本畫冊內容將對這些方面大有裨益,其內容核心在學術,創新的理論,獨特的視角,獨到的眼光,深入進去,會讓你頓生撥開云霧見到晴天之感。
聽聽真話吧!是時候了!